防疫久了,在家v.s.上工這兩種心情的切換,真的有點很難分得清晰,即便像我這樣精實的自雇者,自律界線還是很容易模糊掉。
所以,我找了一件我一直很想做,但是不太熟悉的事情來堅持——那就是寫作。
最近半年,我真的很努力寫文,寫到快想破頭啦,我也遇過習慣無法持久的困擾,尤其是三年多前開始寫作時,每次寫一篇文章都要花到快一個月……可想而知,這習慣根本撐不久。記得那時的我,一會擔心寫作技巧、一會擔心讀者的想法、一會又覺得自己觀點不夠有力、一會又覺得描述詞彙很普通。
更糟糕的是,第一次費心的文章卻沒幾個人欣賞,還有人給我回了奇怪的評論,這些都對我想堅持的心理狀態,造成了負面的影響,很快地我就放棄不再寫了。
關於身份認同:給自己助力,不要給壓力
直到去年我再次看到《恆毅力》的「身分認同」這件事,才赫然驚覺:「如果我可以告訴自己就是一個說英文的人,而因此讓自己多年來一直維持英文能力的水準,為什麼我不能告訴自己,我就是一個作家呢?」
對一個作家而言,寫作是再自然不過的事,在過程中,很少會一直告訴自己每週就是要寫兩篇,否則就完蛋,又或者邊寫邊批評自己「怎麼那麼笨」「寫不好」等。
真正的作家,不會心心念念「想要成為」作家,而是「我就是作家,我打從心底熱愛寫作」,筆還沒練起來時,我就一小段一小段的寫,隨著日子精煉自己的表達,最後堆疊出豐盛的作品。
當我想清楚這點後,嘿嘿~不知為何,寫文章這事就變得簡單多了。我不再逼自己只能「Do(做)」跟「Done(完成)」,一寫就得要寫出個很厲害的文章,否則就別寫。
在我的電腦裡,有多達數百篇的文章主題,很多都是片段的想法或例子,但隨著生活和工作的體驗,我總能找到幾個主題繼續補充,寫完之後,就請團隊幫我放到官網和粉絲團。
我的寫作習慣,是因為我想跟所有作家一樣,跟讀者分享更多觀點,看到大家的喜悅和回饋,不是為了要比賽,反而更能坦然面對別人的回饋。
關於批評:有用的批評只會越來越少
這半年來,自己才會慢慢意識到,如何寫作才能突顯價值;當時無法接受自己寫不出好文章,直到看到你們的回饋時,才開始理解前路在何方。
人的成長是一個悠長的旅程,也是一場只有自己的馬拉松。今天聽不懂批評之語,明天說不定可以懂一點。未來在自己變得更成熟之後,批評也許會成為自己醒悟和提升的契機。
所以說,雖然批評讓人難受,你只要記住,99%的批評都不見得是有意義的,你不能一一把他放在心底,隨時拿來自我否定,反而要仔細把那些混得不錯的同輩或長輩的批評聽下去。因為隨著年歲的增長,你會發現你身邊有用的批評只會越來越少。
至於批評者的動機,實在沒必要去想太多。在他人的俗務中,這些能花時間來直白點出什麼的批評者,從來就不是敵人,而是來之不易的老師。
明白了這一點,我在閱讀這些批評時,也比較能抽離自我,再面對各式各樣的批評,就雲淡風輕得多了,而我人格上自我否定的壓力,也會大大減弱。
所以,現在對我來說,放下批評容易,寫出文章讓讀者按讚才是最難的(所以,可以給我按個讚了嗎XD)。唉呀,好像離題了,看在我這麼努力寫文的份上,讓我工商一下囉!
我的連續8週商務英語實戰,熱烈報名中!
我的商務簡報課!期待解封,我們就能在課堂上相遇!
https://reurl.cc/9rWp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