緊張不是問題,問題是你為什麼緊張?

很多答案並不在問題的旁邊,有時必須透過時間靜下心思考,才有可能看到一點點答案的影子。

就像我在課堂上,不管是英文簡報或是中文的商務簡報課,很多同學會問我要怎樣才能不緊張?

當大家這樣問的時候,給我的感覺就像「罐子打不開,只要找到一個開罐器」就可以解決,學生面對緊張的問題也是一樣,常來問老師,有沒有一個工具可以立刻改善。

離開學校的我們,面對的不再是選擇題或是非題

儘管書上或是網路課程,都會提供大家「現成的」方法,告訴你如何不緊張,但身為精準表達的老師,我還是得說「緊張」的相反,並不是「不緊張」。

罐子打不開,有時是因為內部產生低壓,或是摩擦力不夠、或是轉錯方向,若沒頭沒腦就去找開罐器也是無濟於事。面對緊張也是一樣的道理,若你簡報會緊張,那麼你最該做的是搞清楚緊張的「根源」!也就是你到底在緊張什麼,然後才能去找對應的解法。

這讓我想到之前報名一對一教練服務的A。

A是某科技公司的中階主管,每次在跨部門例會報告都會緊張到不行。等到我陪他抽絲剝繭釐清緊張根源,才發現「現場的聽眾」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!原來坐在會議桌的一位高階主管,一旦覺得簡報沒重點,或是內容有問題,就會當著大家拍桌大罵,氣氛尷尬無比,再加上對簡報的技巧拿捏不夠成熟,讓A常變成箭靶,會議結束後常渾身是血,不但連頭都抬不起來,而且每次開會前就不自覺就胃痛……

簡報的技巧,肯學就可以,但高階主管的脾氣,誰能控制的?

於是我建議A,下次不妨試試看在正式例會前,想盡辦法讓主管先過目簡報,就算要鞭他,也要私下執行。果然, A 終於在某個機會下,把簡報先經過高階主管的「洗禮」,雖然很痛,但在下一次的例會上,因為報告的內容早已經過指教,現場竟然安全過關!不止如此,A也因為預先溝通多了,少了緊張,多了實戰,更了解高階主管對報告的期待,以及不斷的上場驗證,終於大幅減少了被亂飆罵的次數。

後來A告訴我,他之前常被罵,還以為是自己的簡報做得不夠好,於是悶著頭想盡各種辦法把內容做充實,但不論怎麼做,都還是被罵,因此變得很害怕很緊張,結果沒想到,原來真正的根源是,他根本沒有了解高階主管的喜好是什麼,然後還以為是自己的簡報有問題。為了這個誤會,不知被白罵了多少次,沒想到繞了一圈,才發現問題的來源根本就搞錯了。

喬伊得說,不管是什麼問題,都沒有「立即又標準的答案」,問題會產生的原因,大多是源自於你選擇了某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。而這個方法,使得你產生了「困擾」,你要改變的是「看待事物的方法」,而不是「解決外在的問題」。

再舉個喬伊之前在業界工作的例子。

第一次聽到老闆叫我跟客戶介紹產品,我的第一個念頭是:「什麼?!」當時的我才剛加入公司,根本不知道要講什麼,尤其我擔心英文不夠好,說錯了怕貽笑大方。整個人緊張到坐立難安。

一位資深的同事經過,問我怎麼了,等到我告訴他事情的來龍去脈後,他是這樣說的:

「你是因為英文在緊張是嗎?好,那現在先不談英文,我問你喔,你對產品熟悉嗎?你知道上一個和現在的型號差別在哪?你有做比較圖嗎?還有我們的產品特色是什麼?你打算強調哪一個特點?跟別人比起來我們多了什麼?這些答案你都知道嗎?」

一時間我愣住了,完全回不了話,因為我光是緊張英文這件事就來不及了。

見我不說話,同事又接著說:

「那你知道老闆要你簡報的客戶是誰嗎?你說客戶,是舊客戶還是新客戶?是他們的採購?業務?還是研發單位都會一起來?你打算要放多少內容?是主打哪個目標聽眾?還是這份簡報其實是要給客戶的客戶(終端客戶)?那你做了研究,知道他們的市場銷售特性嗎?」

天呀,我的腦袋裡像是被丟了顆原子彈,原本的想法徹底灰飛湮滅!萬一我沒遇到他,只是埋頭把資料整理成英文,全塞到簡報上,然後就直接對客戶報告,沒搞清楚人家想聽什麼,最後肯定怎麼死的都不知道。

這整件事情,該解決的不止是英文而已。我得重新調整看待事物的方法。

回頭來釐清緊張的根源。

時常,我們對於自己的專業夠不夠熟悉、與現場的聽眾之間的關係,或者是表達的技巧成熟與否,都會影響我們的表現,決定我們會緊張到什麼程度。

就像一開始說的,答案很少是在問題的旁邊,很多時候,同學來參加我的商務英文簡報 課程,也常常會遇到搞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問題是什麼,到底是因為對自己的專業沒有把握,還是簡報技巧不好,還是英文不流暢?就認為自己所有的緊張來源,都跟英文有關,殊不知外國客戶或廠商聽不懂你在說什麼,有的時候是因為說話的邏輯有問題,又或者是講不出個重點,連自己都不知道說話的目的是什麼,就急著開口,帶著問號去說話,聽眾當然也是黑人問號,自然對現場的溝通氛圍不夠滿意。

你永遠不缺方法,你缺的是面對自己的勇氣

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無限資訊,你永遠不會缺方法,但你缺的,可能是面對自己的勇氣!畢竟問題會發生的原因在所多有,但屬於你的究竟是哪一個?根源在哪裡?這個答案,只有你能告訴你自己。

所以,與其說要找開罐器,不如說是剝洋蔥吧,一層層剝開探究,或許會讓你眼淚直流,或許會有很多答案都不是你要的,但是不浪費這些時間和眼淚,你不可能找出問題的本質,也無法對症下藥。

如果你還不知道怎樣剝洋蔥,歡迎來找喬伊來個一對一教練服務,讓我陪你一起找!如果已經剝完洋蔥,知道自己問題所在並想要解決,可以看看這門商務英文簡報高效班,用七小時消滅你的上台心魔!

Photo by Magnet.me on Unsplash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