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明就做很久了,卻感到很疲倦,想改變卻不知從何做起?
這陣子,在我一對一諮詢案件中,有多位客戶對於自己的職涯規劃感到困惑,希望我提供他們職涯的建議。對於這些客戶,即使現在到處面試,也不代表他們真的知道下一步想去哪;有的客戶甚至坦承,並非真的想離開原本的公司,只是在工作上找不到新的突破,這不上不下的狀況,讓自己失去了工作的動力。
對於未來迷惘卻又不知該何去何從,擔心盲目踏入下一間公司只會重蹈覆轍。
巧的是,這幾位客戶,有60%在各自領域,都已是「資深」工作者,他們大部分工作經驗超過十年,平均待過兩、三間公司,有的掛主管職、有的則是資深專員。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?都工作這麼久了,不是就應該要更清楚自己要去哪裡嗎?
年齡35-45歲這群人,兒時都在臺灣經濟起飛時期的中後期,手上預算寬裕的爸媽,對小孩有許多「積極規劃」:國小要學什麼才藝、國中要去哪補習、高中要念哪一間、大學要念什麼系,甚至連研究所要去哪個國家念、甚至爸媽還會告訴你,要去哪個單位工作才有前途。直到我們出社會工作後,第一集「那些年被爸媽規劃好的人生」終於落幕,接下來就等你準備結婚生子,第二集再將次登場。
「開始上班後」的那一段,我們「終於」得自己去面對、去碰撞、去發揮,可是對於早已習慣被設定好的人生,忽然沒人規劃怎麼做,慌亂之餘只好硬著頭皮開始工作,不自覺就這樣在一間公司做了很久很久,直到有一天腦中出現「我到底在幹嘛?」或是「難道就只能這樣了嗎?」工作越久就越迷惘。
因為從第一天就是帶著問號出發,又怎麼會知道要去哪?
這時,人會出現兩個常見的心態:一是雖然困惑,畢竟做久了也都習慣了,想想就這樣吧,過一天算一天,反正爸媽也是這樣過來的,現在還不是都退休過得好好的。第二種是,設定更高更遠的目標,逼自己要更快速向前奔跑,好迎向更好的人生。
但問題是要怎麼做?這種急著改變、卻無從下手的焦慮,開始占據心頭,再看周遭的成功人士,心想就模仿他們好了,學人家跳槽,或者乾脆創業,尷尬的是,成功的關鍵並不在表面,而是在那些不為人知的背後克服大小難關的智慧、以及和血淚交織的心路歷程,創業成功都有箇中原因。但急於改變的人,眼睛和腦袋早被「更高、更好的期望」給蒙蔽,盲目上路看似前進,最後卻發現還在原地,代價就是白忙一場和以及無止盡的焦慮。
1 . 覺得迷惘?盯著你的內在優勢,先從「不要」設定目標開始
在面試時,我們很常被問到:「你未來三年、五年、十年的規劃是什麼?(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3, 5, 10 years?)」好像說不出目標是什麼,就表示努力沒方向似的。
但問題是,實際職涯有多少人是按照目標在走的?就像喬伊自己,在業界工作沒多久,就被挖出來當商務英文講師,結果被當時的老闆發現簡報能力還行,開始教授上班族的簡報技巧,然後又被客戶邀請去指導職場的邏輯表達。
這些發展,我在十年前還真的規劃不出來。
這不是要否定職涯規劃的重要性,像是挖角、跳槽、轉職啊這類的外部機緣的確很重要,但是,絕對不意味著這種大好的機遇每一個人都遇得上,抓得住,也規劃得出來。很多人在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,常犯的第一個錯誤,就是過於關注外部的狀況,卻鮮有向內思考,自己的優勢在哪裡?你有多少什麼能力?到底適合幹什麼?你本人的優勢,是否適合由這種機遇所帶來的機會。而且你越是盯著目標,得失心就越重,每努力一分,就會想為何還不成功?
更別提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,疫情的攪局打亂了全世界的腳步,就像供應鍊問題持續惡化,許多外在產業無法按原本目標作業,這時解決瓶頸的方法,並非是比誰更強大,而是比誰更能「適應」新的變化,找到新的生存方式。
2 . 整理手上的牌,決定出牌順序
倘若今日設定目標是帶著問號,那麼倒不如先停下來,盤點手上的籌碼,看看自己有多少張牌可以發揮。
之前我輔導過一位科技公司的技術經理A,一對一諮詢當時訓練的焦點,是讓他快速精進中英文的表達能力,包含需要製做投影片的簡報、到對客戶銷售的邏輯表達、以及和各國人士開會的語言能力。我對這位經理印象深刻,對內受到老闆的倚重,對外連廠商和客戶都想挖角,是位搶手的人才
A經理不止「專業」好,連「關係」都打點的有理有條。當其他同事對廠商說話態度一副「我有錢是大爺」時,A經理不厭其煩、從中協調許多麻煩事,幫廠商拿到訂單的同時,也確保自家物料的品質和出貨的順暢,想當然爾,老闆和客戶也都從中受益不少。
有一天A經理又找我諮詢,新需求是「模擬面試」,我看完履歷後,發現他進入的是一間市值和股價都比原公司高出好幾倍的公司。我問他:「為何不優先考慮那些想挖你的客戶和廠商?面試不是更容易嗎?」他回我:「老師放心,等我到新公司後,我自然會把以前的撒網和施肥一一回收。」果不其然,經理去新公司一上任,就透過以前建立的人脈,迅速把新作業系統架起來,新老闆對他的做事效益驚豔不已,瞬間提升A經理在新公司的地位,沒多久,就被調去負責更大的市場。
和A經理閒談時,他坦承從沒規劃過職涯,但是A經理發現自己對整合資源有莫大興趣,也願意付出耐心,對於其他單位的需求,別人覺得是麻煩,他把麻煩當機會,搞清楚整合時的層層關卡,也蒐集別人的回饋再調整,對於自己更有底氣,他對於自己每天在做的事、接觸的人則是「有意識」在處理,將整個產業的廠商、客戶都搞清楚了,也才有後來的突破和發展。所以,去市值更大的同類型公司做整合工作,當然比到廠商那邊去做事,更有挑戰、也更符合他原有的優勢。
你也還在迷惘中嗎?跟喬伊一起練習整理手上的牌吧!
所以,當你迷路時,最先該做的不是向前走,而是停下來,看看自己在哪裡,善用身上的工具找到方向。職涯這條路也是,想要設定更高更遠的目標,沒有問題,前提是你要懂得向內在探詢自己的優勢,當你迷惘和疲倦時,請先放慢腳步,好好盤點自己擁有什麼,搞清楚自己有幾張牌,可以怎麼組合,該先打哪張牌。或許你就會發現,面對死巷,不需橫衝直撞,回頭換條路走也是解方。路,其實有很多條,只是需要你看清而已。
———–
整理完手上的牌,想找人聽聽意見?
歡迎來找喬伊來個一對一教練服務,讓我陪你一起找目標喔!
PPhoto by Aditya Chinchure on Unspla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