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時間 1 月 7 日的 CES 2025(全球消費性電子展)上,NVIDIA 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(Jensen Huang)再次站上舞台,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講。內容從實體 AI (Physical AI)、Cosmos模型、自駕車平台、AI 超級電腦「Project DIGITS」等新產品,涵蓋了多項尖端科技趨勢。
然而,讓人印象深刻的,不僅僅是那些技術突破,還有黃仁勳的個人魅力,他用簡單的語言、清晰的結構,將許多複雜概念講得淺顯易懂,讓觀眾全程聚精會神。我邊看直播報導,心想:「這根本就是一堂簡報技巧的公開課嘛!而且還免費 XD」現在就跟著 JOY,一起來拆解黃仁勳的演講內容,看看這位簡報高手有哪些沒說出口的秘訣吧!
🎯 1. 幽默開場:快速破冰,拉近距離(Ice-breaking Opening)
簡報的開場第一分鐘至關重要。如果能在一開始就抓住觀眾的注意力,後續的內容才更容易被接受。而黃仁勳的開場,就是一個教科書級的破冰示範。他一上台就用輕鬆的玩笑來打破僵局:
“Do you like my jacket? I thought I’d go the other way from Gary Shapiro. I’m in Las Vegas after all. If this doesn’t work out, well, just get used to it!”
(「你們喜歡我的外套嗎?」黃仁勳一上台就用幽默的提問拉近與觀眾的距離。接著他說:「我想穿得和 Gary Shapiro(CES 主持人)不一樣。畢竟這裡是拉斯維加斯。如果你們不喜歡這樣的穿著,那就慢慢習慣吧!」)
這段話看似隨意,但背後藏著幾個高超的演講技巧:
1 用眼前可見的話題破冰:提到自己的外套,是觀眾眼前可見的具體事物,能夠快速拉近彼此的距離。
2 自嘲幽默,降低權威感:身為全球知名企業的 CEO,黃仁勳清楚自己有「大佬光環」,因此透過自嘲消除這種距離感,營造親和力。
3 調侃現場氛圍:他提到「拉斯維加斯」這個地點,呼應當地的狂放與個性化文化,讓開場更有趣味。
✅ 給上班族的實用建議:
在職場簡報中,不一定要一開始就講嚴肅的內容,可以用輕鬆的開場來快速破冰,例如:
◆ “I know it’s the last session before lunch, so let’s make this quick and fun!”
◆ “I promise I’ll keep it under 20 minutes, so you can get back to your coffee break!”
這樣的開場不僅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,還能因為調整了報告氛圍,減少自己的緊張感。
📖 2. 用故事包裝技術概念,讓內容更易理解(Storytelling to Explain Complex Ideas)
黃仁勳的演講中,總是充滿故事化的敘述。他知道,觀眾不會被冷冰冰的數據吸引,卻會被有情節、有共鳴的故事打動。例如,他在介紹 NVIDIA DGX(即插即用的 AI 超級電腦)的誕生時,並沒有直接羅列技術規格,而是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:
“In 2016, I personally delivered the first one to a startup company called OpenAI. Elon was there, Ilya Sutskever was there, and many inv engineers were there and we celebrated the arrival of DGX-1 and obviously it revolutioniz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Computing”
(2016 年,我親自將第一台 DGX-1 交給一家新創公司 OpenAI。Elon Musk 跟其他人當時也在場,我們一起慶祝… )
✅ 給上班族的實用建議:
即使是在技術相關的報告,不要只是羅列數據或功能,可以試著講一個產品誕生的故事或解決問題的案例。例如:
◆ “When we first started this project, we thought it would take six months. It ended up taking two years — and along the way, we learned some valuable lessons!”
◆ “Our client faced a major challenge last year. Here’s how we helped them overcome it.”
故事不僅能讓簡報更有趣,還能讓觀眾對你的內容產生更深的印象。
🎯 3. 實物示範:用道具讓重點更具衝擊力(Prop Demonstration)
在簡報中,適當的實物示範可以瞬間抓住觀眾的目光,並有效強化你想要傳遞的重點。黃仁勳在 CES 2025 的演講中,完美展現了這一技巧。他用道具搭配演出,讓台下觀眾目不轉睛,還能清楚記住他所說的核心概念。
演講進行到一半時,黃仁勳提到 AI 從訓練到推理的過程,需要龐大的運算資源。這時,他搬出了一塊巨大到誇張的晶片盾牌,然後擺出「美國隊長」舉盾的姿勢,搭配壯闊的背景音樂,全場哄堂大笑。接下來,他再次運用實物示範來強化觀眾的印象。在提到希望早期的 AI 超級電腦可以縮小體積時,他說:
“Everybody who uses computers today as a tool will need an AI supercomputer. And so, I just wished that DGX1 was smaller…”
(「現在,所有使用電腦的人都需要一台 AI 超級電腦。我一直希望我們的 DGX1 超級電腦能小一點……」)
這時,螢幕上的大型超級電腦模型突然變小,黃仁勳轉身背對觀眾,拿出一台縮小版的 AI 超級電腦,然後面向觀眾,鄭重地介紹:
“Ladies and gentlemen… this is NVIDIA’s latest AI supercomputer. And it’s finally called Project DIGITS.”
(「各位先生女士,這是我們最新的 AI 超級電腦,代號 Project DIGITS。」)
這個戲劇化的瞬間讓現場觀眾印象深刻,甚至引發了現場驚呼聲。對於科技產品發布會來說,這樣的道具展示不僅能有效吸引注意力,還能讓人清楚記住產品的賣點。
✅ 給上班族的實用建議:
在職場簡報中,許多人習慣依賴投影片來傳遞資訊,一頁頁 PPT 堆滿了文字或圖片,但這樣的呈現方式往往缺乏吸引力,很容易讓聽眾失去興趣,甚至忽略真正的重點。此時,不妨透過實物示範來強化你的產品或服務特色。比起單純的視覺資訊,如果能準備名片、模型或實際樣品,讓聽眾有機會「看得到,摸得著」,都會比單純看字或圖更有記憶點。
📊 4. 結尾呼應,留下深刻印象(Strong Closing with a Callback)
黃仁勳的演講,不僅在開場時成功吸引了觀眾,在結尾處,他也總能用簡單卻有力的話語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例如在演講最後,他播放了一段回顧影片,總結過去一年的成就,並以一句簡單的話結束演講:
“Have a great CES, everybody. Happy New Year!”
這樣的結尾看似輕鬆,卻具備幾個關鍵技巧:
1 呼應開場,形成閉環結構
2 簡短有力,讓人記憶深刻
3 帶有正能量的祝福,讓觀眾感覺到溫暖和鼓舞
✅ 給上班族的實用建議:
在簡報結尾時,你也可以嘗試呼應開場的話題,並加上一句激勵人心的話語。這樣的做法能讓你的簡報形成首尾呼應的結構,讓觀眾對你的演講印象更深。例如:
◆ “Just as I said at the beginning, innovation is all about taking bold steps. Let’s make this year our most innovative yet!”
◆”Remember, as we discussed at the start — it’s not just about technology, it’s about the people behind it. Thank you for being part of this journey!”
這樣的結尾不僅能有效加強簡報的結構感,還能為你的整場簡報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。
從黃仁勳的演講中,學會成為更好的表達者
這場演講除了以上的技巧,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細節。例如,使用重複結構來強調關鍵訊息,像是「every engineer, every creative artist, everybody who…」讓表達有節奏感、好記憶,或宣佈新一代顯示卡比上一代更便宜划算時,現場響起驚呼聲等等,這些精心安排的互動,都讓演講全程毫無冷場,兼顧了品牌行銷與商業價值,同時也展現了高超的簡報水準。
或許像黃仁勳這樣的表現,對我們一般上班族來說有點遙不可及,但從拆解過程中不難發現,他的核心技巧就在於如何幫助聽眾更好地理解和記住內容。我們不需要站上全球舞台,也不必對幾萬名聽眾演講,但只要善用這些簡報巧思,就能讓每一場簡報多一份吸引力和影響力。